close
第六天 茵斯布魯克(奧地利)~莎爾姿堡 2004/01/21
早餐:美式早餐 午餐:中式料理六菜一湯 晚餐:中式料理六菜一湯
坐落在阿爾卑斯山山谷的茵斯布魯克,是提洛爾州的首府,與德國、瑞士、義大利相鄰,擁有豐富的多國色彩,全境都是起伏的山巒,以滑雪聖地聞名,是一個典型的渡假聖地,觀光客居奧地利之冠。
進入市區首先步行來到茵斯布魯克最有名的建築~金屋頂及瑪麗亞泰瑞莎女王所改建的霍夫堡王宮
象徵黃金屋頂為昔日提洛爾公爵的住所
這座晚期哥德式建築,建於1496年,是紀念邁克希米利昂一世皇帝大婚而建,邁克希米利昂一世皇帝是瑪麗亞泰瑞莎女王的曾曾...袓父母,這座小金屋頂是讓邁克希米利昂一世皇帝夫婦在底下觀賞前方廣場的劍擊或舞蹈表演。


金屋頂裡面有一座邁克希米利昂紀念館,裡面展示了邁克希米利昂一世皇帝簽署的文件和他的肖像、鐵甲服及許多聽筒。


今天的雪下的可真大,但一點都不覺得冷ㄛ,也不會覺得凍














黑爾布林宅邸~在黃金屋頂的附近有許多15世紀最豪華的住宅,這些有錢人可以與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比鄰而居,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黑爾布林宅邸,宅邸的立面雕飾麗的圖騰,裝飾得非常華麗,在18世紀時重新改裝成典型的洛可可雕飾風格。


瑪麗亞泰瑞莎大街,是茵斯布魯克最熱鬧最重要的大街,大街的南端有一座氣勢磅礡的凱旋門,北邊路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安娜柱,路的二邊是購物區與餐廳。


瑪麗亞泰瑞莎大街,是茵斯布魯克最熱鬧最重要的大街,大街的南端有一座氣勢磅礡的凱旋門,北邊路中央是一座巨大的安娜柱,路的二邊是購物區與餐廳。
凱旋門建於1765年,是紀念瑪麗亞泰瑞莎的兒子利奧波德二世與西班牙公主的婚禮,但在婚宴進行中,瑪麗亞泰瑞莎的皇夫弗蘭茲暴斃,因此凱旋門的南端浮雕是歡樂的婚禮,而北端陳列的是悲哀的喪禮。
安娜柱建於1704年至1706年,為了紀念提洛爾擊退巴伐利亞的侵略戰爭而設,沿著瑪麗亞泰瑞莎大街走到底,可以看到兩座顏色獨特風格的教堂,一是洛可可風格,二是巴洛克風格






很可惜我們在茵斯布魯克並沒有安排自由活動的時間,本來以為可以在城區血拼的,我都做好了功課說,當然也沒有拍到南端的凱旋門。我很喜歡這個被阿爾卑斯群山圍繞的古城,阿爾卑斯山的懸崖峭壁、潺潺流過的茵河、小城的自然景觀與古老的哥德風格和巴洛克風格建築典雅交相輝映,還有哈布斯堡王朝家族在這裡走向巔峰留下的蹤跡........這個美麗的山城,下次我一定還要再來造訪。
接著來到奧地利音樂神童莫札特的故鄉~莎爾姿堡
抵達前領隊在車上推鹽洞的自費行程,我和妹妹在2003年奧捷匈之旅的行程已經參加過了,所以領隊也很阿莎力的在我們用完午餐後放我們倆在莎爾姿堡下車,然後全團一群人浩浩蕩蕩往鹽洞出發。

莫札特故居~1773年至1780年那段期間,莫札特擔任薩爾姿堡主教樂師,全家人就住在這棟樓房的二樓,現在是一個展示廳,記錄了這棟房子的歷史與莫札特一家的生活狀況,房子幾乎完全依照當年的結構保留下來。


馬卡特廣場


第一次來莎爾姿堡的時候,高高矗立在山丘上的莎爾姿堡城堡(Hohensalzburg),就很吸引我想上去造訪,欣賞整個莎爾姿堡的全景。

莎爾姿堡位於莎爾姿河畔,矗立山丘上的城堡與湍急環繞的河流交織著屬於中世紀的影像,這座城堡建於1077年,大主教布哈德為了抵禦巴伐利亞公爵的侵犯而建築的,歷任的大主教都會為這座城堡添磚加瓦,直到16世紀為止城堡才具備今天這樣的規模。


有兩條途徑可以來到莎爾姿堡城堡,通常是搭乘纜車上去,或是從卡比第廣場旁的山路往上走,沿途可以看到莎爾姿堡老城的景色




沿著山路往上走途中,有一家提供中古世紀服裝的照相館。店外所陳列的照片就讓人很想拍張照留念

我也好想裝扮成中古世紀的模樣,撐傘著走在古城區的石板路,不是我花不起歐元ㄛ,實在是沒有多餘的時間


冬季的莎爾姿堡有著它獨特的氣氛,和妹妹漫步於白雪皚皚的山丘時,眼前的景致都是值得取景拍照的。
















走到這裡時,由於雪越下越大,擔心來不及走回集合地點,所以決定放棄,下山去了。


想試試乘坐纜車上到莎爾姿堡,但因為雪下的太大的關係,纜車也關閉了,所以還是沒機會上去欣賞整個莎爾姿堡美麗的風景


糧食胡同(格特萊德街Getreidegasse)是老城中最熱鬧的街道,這也是最能夠反映出中古時代歐洲風貌的一條小街,每座建築的立面上都清楚寫著建造的年代,最為醒目的是每家商店都有自已的招牌,招牌是用金屬打造出來的,保留著16世紀的風格,狹長的街道兩旁全是精品店、商店、餐廰及咖啡屋等。


莫札特出生地~
格特萊德街(Getreidegasse)9號~莫札特出生在這棟樓房的四層樓上,莫札特住在這裡,直到17歲,莫札特的父母共生了7個小孩,只有莫札特與他姊姊存活,這座莫札特故居是全世界保留他遺物最完整的地方,幾乎可以想像小莫札特在閣樓反覆的練琴。一樓及二樓有莫札特的相關照片展示,三樓是莫札特家族的住家、廚房、家具、信件、樂譜、畫作均完整的保留著。

格特萊德街(Getreidegasse)9號~莫札特出生在這棟樓房的四層樓上,莫札特住在這裡,直到17歲,莫札特的父母共生了7個小孩,只有莫札特與他姊姊存活,這座莫札特故居是全世界保留他遺物最完整的地方,幾乎可以想像小莫札特在閣樓反覆的練琴。一樓及二樓有莫札特的相關照片展示,三樓是莫札特家族的住家、廚房、家具、信件、樂譜、畫作均完整的保留著。

大主教教堂~莎爾姿堡在中世紀時屬於主教的領地,因此宗教意識濃厚,特別是教堂的密度極高。


有人說過,有些地方,不是令人考慮要不要去,而是令人考慮要去幾次,而莎爾姿堡就是這樣的城市。又是一個我想再來的古城,莎爾姿堡每個季節帶有它獨特的風采,在不同季節散發出不同的固有風格,讀你千遍也不厭倦,更何況這個城市我還沒讀完呢。
今晚是台灣的除夕夜,我們在中式餐廳歡度除夕夜,老板很熱情的招待我們,大家唱著卡拉OK,吃著領隊從台灣帶來一路扛到現在為我們加菜的宜蘭鴨賞、年糕等......這個領隊對我們真好,他是個值得稱讚的領隊,除了專業他真的很用心。有些領隊令人感覺高高在上驕傲的很,不捧場他推銷的紀念品或自費行程就好像你對不起他似的。
這家餐廳有賣花茶及著名的莫札特巧克力,我買了花茶及扛了三箱莫札特巧克力,因為還不錯吃,準備回去送人,其實這餐廳在2003年的奧捷匈之旅就來過了,知道它的巧克力比市區賣的便宜,花茶也很好喝,所以才會買這麼多。
全站熱搜